(1)脫硫效率高:在鈣硫比為1.1~1.5時,脫硫效率可達90%以上,可與濕法工藝相媲美;
(2)工程投資費用、運行費用和脫硫成本較低,為濕法工藝的50%~70%;
(3)工藝流程簡單,係統設備少,為濕法工藝的40%~50%,且轉動部件少,從而提高了係統的可靠性,降低了維護和檢修費用;
(4)占地麵積小,為濕法工藝的30%~40%,且係統布置靈活,非常適合現有機組的改造和場地緊缺的新建機組;
(5)能源消耗低,如耗電、水耗等,為濕法的30%~50%;
(6)能有效脫除SO3、氯化物和氟化物等有害氣體,其脫除效率遠高於濕法工藝,達90%~99%, 因而對吸收塔及其下遊的煙道、煙囪等設備的腐蝕性較小,可不采用煙氣再熱器,對現有的煙囪可不進行防腐處理,直接使用幹煙囪排放脫硫煙氣;
(7)對鍋爐負荷變化的適應性強,負荷跟蹤特性好,啟停方便,可在30%負荷時投用,對基本負荷和調峰機組均有很好的適用性;
(8)對燃煤硫分的適應性強,可用於0.3%~6.5%的燃煤硫分。且應用於中低硫煤(<2%)時,漆經濟性優於濕法工藝;
(9)無脫硫廢水排放,且脫硫副產品呈幹態,不會造成二次汙染,對綜合利用和處置堆放有利;
(10)脫硫後煙塵即可用靜電除塵器,也可用布袋除塵器捕集;
(11)在脫硫吸收劑中加入少量的鐵基催化劑,可脫除60%~90%氮氧化物,具有脫硫脫氮一體化的發展潛力。